季度收入超百亿美元 个案挡不住特斯拉赚钱?
特斯拉和维权的河南车主张女士之间的争议和矛盾,并没有随着特斯拉提供数据而停止,反而有升级的趋势。因为特斯拉提供了两份数据,其中一份是截取了其中1分钟的片段,直接向相关媒体提供,而对外发布的数据片段时长在5秒左右;另外一份数据记录了事故及发生前30分钟的行车状况,“因为车主没有接电话”,特斯拉发到了其邮箱和邮寄提供纸质材料。
4月25日,张女士结束拘留并回到河南安阳,她当晚即发布特斯拉给予她的行车数据的细节。
两份数据没有终止外界的怀疑,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何特斯拉选择性并通过不同渠道提供两份数据?两份数据的背后又有哪些隐藏的秘密?特斯拉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
4月27日上午,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季度营收超100亿美元,利润创造新高。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没有给予针对这些问题贴近的答案,而谈到了近期同样引起热议的“德州事故”,特斯拉高管声称“事故发生时驾驶座有人”,否认了当地警方“事发时驾驶座无人”的调查言论。
同样选择“硬刚”,似乎也印证了特斯拉中国在处理类似事件的态度。
公开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
4月22日晚间,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报道中称,特斯拉向其提供了此前被质疑“刹车失灵”事故的1分钟数据。
根据特斯拉官方微博的信息,这份数据的来源是特斯拉向当事车主提供的共计48页,6697条数据的一部分,片段时长为30分钟。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分别通过电邮和特快专递的方式寄送给当事车主及其亲属。
特斯拉表示,由于数据属于车主隐私,除非车主自行发布,否则特斯拉不方便再公开更多数据。
由此也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不管是1分钟的数据还是30分钟的数据,都属于车主的隐私。特斯拉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对媒体发布数据片段,是否有操之过急证明自己的嫌疑?
新浪科技就此向特斯拉方面询问“把1分钟数据片段提供给媒体对外发布的动机是什么?”但未得到肯定的答复,对方告知新浪科技只是了解到中国市场监管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来自新京报贝壳财经官方微博)
在特斯拉通过媒体渠道公布的数据片段中,明显急于向外界自证清白:
1、 车主的驾驶习惯并不好,比如在某个时刻的时速超过118km;
2、 制动踏板正常工作,有减速度,并非当事人所言的“刹车失灵”;
3、 特斯拉的车不仅没有刹车失灵,反而在碰撞前因为AEB(一种车辆主动安全技术)自动紧急制动激活,降低了碰撞时的速度,减轻了车主及乘客受到的伤害。
其中还有一句话是“该车主在事故前30分钟,有40次踩踏制动踏板刹车”,以向外界显示其刹车踏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一位特斯拉的员工告诉新浪科技,从逻辑上来看,特斯拉对外公布的这份数据没有问题,刹车系统正常工作,制动主缸压力也足够大且呈现线性变化,证明刹车系统的助力是正常的。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在赛道模式下导出的数据片段
但是,该员工向新浪科技提供了一份数据报告片段,这份数据是在2020年从Model 3 Performance的赛道模式下导出,两者对比后可以发现特斯拉这份数据中存在的部分瑕疵:
1、 数据报告非常不完整,采样率极低,核心数据也并未提供。也正是因为过于简单的报告,而难以被信任。
2、 在6:14:25,车辆的行驶时速为94Km,制动主缸压力从41.4增加到92.7,但车辆减速并不明显,在6:14:26时车辆时速降低到74km。“制动主缸压力在92.7bar的时候,相当于你已经用尽全身力气,后背顶着靠背,把力气全部踩在制动踏板上。”他说,车辆虽然的确在减速,但效果不佳。
3、 特斯拉没有提供车辆加速度变化的情况。该员工告诉新浪科技,“我确信特斯拉有这个数据,但不知道为何不提供,因为我导出的数据是有的,那他们肯定也能导出来。”车辆的加速度值变化能反应的情况是,如果刹车压力足够大(人为踩踏在100bar左右,AEB被激活后增加到140bar左右),是否不全部反馈到轮胎上,出现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是负值)不够的情况。换句话说,刹车压力足够大,但加速度变化不明显。
另外,回归到AEB上。在ENCAP,CNCAP对AEB的功能检测中,不同的时速下触发AEB后,对车速的降低值有具体的测试标准,通常的要求是1秒之内车辆时速下降的相对值在40km和45km之间,但此次特斯拉提供的数据显示,AEB触发后到碰撞发生的1.3秒时间里,车辆时速的相对减少值是37km,不在标准值之内。
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特斯拉坚信车辆没问题,为什么没有提供更多的数据,而是选择性提供一部分数据?为何提供的不是原始数据,甚至不能给当事车主提供Car Log(行车日志),以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得出可靠性比较高的结果?
数据完全依赖人为解读,谁有能力?
这是当前遇到的第三个问题,也是特斯拉与当事车主争议的焦点之一:即前者有指定的鉴定机构,而后者认为该指定不可接受,不可信任,需要独立的第三方结构进行鉴定。
那么,第三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谁有能力鉴定特斯拉的车?
前述特斯拉员工告诉新浪科技,当前特斯拉车主维权存在的两个最大难点,其一是特斯拉不会提供完整的数据,其二是即使特斯拉愿意提供完整的数据,也是由特斯拉提取并解析后的数据,还缺乏有技术能力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透明化的解读。
这充分证明了特斯拉在数据保护上极强的技术能力,但黑盒子的另外一面则是特斯拉对于车主数据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
一位来自南京的特斯拉车主曾经遇到软件失效车辆冲撞上百米的车祸。在维权期间,他向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致电投诉特斯拉,没想到对方如此回复,“如果是其他品牌的车,该局可以推荐或者指定第三方检测;但如果是特斯拉,只能建议去(和特斯拉)沟通解决。”
言外之意即是,几乎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检测特斯拉车辆故障的完整技术能力。
一位特斯拉的资深员工告诉新浪科技,特斯拉车辆主要是两套系统在记录数据,其中一套叫ToolBox,另外一套叫Garage。前者存储的是车辆所有的故障信息、诊断数据和维修方法等;后者的数据直接与车辆数据服务器连接,也是主要的支持车辆数据读取的系统。
一辆遭遇事故的特斯拉Model 3(车主供图)
Garage中可以查看车辆大部分传感器的状态信息,也可以导出车辆日志(Car Log)。当车辆出现异常状态,比如碰撞等信息时,系统会自动对所有的传感器进行一次数据锁定,以确定当时的车辆状态。这个时间点的数据会被打包存储起来。理论上,特斯拉对事故进行分析,也是调用的这个数据包。
特斯拉中国至少有三名售后服务工程师有权限直接调用这个数据包。在获取数据后,特斯拉就可以对车辆状况进行初步判断。但关键在于,这些数据只能说明车辆在事故时的状态如何,并不能说明是否出现故障以及确定是谁的原因,数据背后的逻辑还需要人为判断和解读。
“数据包背后的事实,完全依赖于工程师的解读与还原。”他告诉新浪科技,这或许也是特斯拉不被信任的原因——特斯拉既充当了运动员,也是裁判员。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提供给车主的检测报告都非常简单,并都把问题指向车主。
新浪科技曾经获取一份来自广西柳州的魏女士的数据报告,她也是在南宁维权,把车辆挂上横幅停靠街边而上热搜的当事人。
在报告中特斯拉提供了截取的事故发生前5秒钟的数据,显示的是车速和加速踏板的踩踏位置,结论是车辆未有任何自动加速,全部是驾驶员加速踏板下完成的。
特斯拉车主魏女士提供的报告截图
但新浪科技在检测报告中发现,特斯拉得到这个结论也并没有完全的数据支撑。特别是最后两条数据恰恰证明即使驾驶员松开了加速踏板,车辆速度仍然在增加。
魏女士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完整的数据,但遭到特斯拉的拒绝,并告知她如果存在疑问可以找第三方检测机构。
特斯拉到底存不存在质量问题?
张女士在特斯拉展台的维权,揭开了特斯拉维权车主群体的神秘面纱。正如陶琳在张女士车顶维权当天下午接受采访时所声称的“绝不妥协”,面对这些维权车主群体,特斯拉所妥协的次数是少之又少。
那是否意味着特斯拉的车辆虽然一直被车主诟病工艺差,但存在质量问题的概率极低,甚至是不存在质量问题?
至少很多特斯拉的员工不是这么认为的。前述接受采访的资深员工告诉新浪科技,自己在驾驶特斯拉车辆的过程中曾遇到转向助力失效的问题。“一度方向盘无法得到控制。”他告诉新浪科技,当时自己刚洗完车,第二天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河南张女士的事故数据公布之前,他一度怀疑两者情况相似,即刹车系统因为进水或者有异物进入而失效。
此外,他还向新浪科技展示了一组照片,Model 3在下雪天气时底盘上存在太多积雪,“这有可能造成隐患,比如水汽会侵入刹车系统,线路短路导致系统失效。这是Model 3底盘固有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电池组。”
特斯拉底盘残留的积雪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曾经在制造上犯下低级错误。2020年,有一批Model 3因为充电口不符合标准,导致部分车主接受交付后无法插入充电枪给车辆充电,密集向售后服务投诉。
最终,这批已经交付的车辆和等待交付的总共400多辆车,只能以“返厂维修”的方式进行小范围的“召回”,更换了符合标准的充电口。在上海工厂负责产品质量的一位高级经理因此引咎辞职,承担后果。
这件事反映的是特斯拉从生产、出厂、销售到交付等各个环节质量把控和检测的缺失。“对于追求效率的特斯拉来说,虽然有人要因此承担后果,但这根本不算什么大问题。”前述采访的资深员工告诉新浪科技。
特斯拉需要面对的第四个问题是:如何平衡所谓的效率与产品质量,从而保证交付的车辆是可靠性很高的车?反应特斯拉车辆“刹车失灵”的车主遍布全国各地,不能排除很多人遇到的并不是“刹车失灵”,但哪怕有一起是真的,特斯拉也应该检视自己的产品质量。
因为在2020年中国市场就为特斯拉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已经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定下了更宏伟的目标:中国市场将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特斯拉未来五年要在中国实现“生产100万辆,卖100万辆”的目标。
但如今舆论的撕裂,证明特斯拉获得公众信任的距离越来越远。深夜致歉,直接对媒体公布车主的数据片段,以及那些在 “特事特办”之外的维权车主,这些片段叠加起来的或许才是真实的特斯拉。
走出拘留所的第一时间,张女士也释放了最重要的信息,“维权将继续写下去。”这件事引发的公共讨论已经超出了寻找真相和维权的意义,延伸出许多探讨——智能汽车时代车辆数据如何监管,数据的所有权如何明确以及法律、执法如何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等。
在张女士的背后,还有更多的车主在等待特斯拉的说法以及这一事件最终的结果。
事件回顾:
2021年2月21日,张女士所购车辆由父亲驾驶,在途中遇到交通事故;根据驾驶人反馈及亲身经历,张女士认为 “刹车失灵”。
3月15日前,特斯拉提供的报告称“车辆没有问题”;张女士拒不接受,并要求专业、可信赖的第三方进行检测。
4月19日,张女士连同其他两位车主一起,来到特斯拉位于上海车展的展台,其中张女士最终站上一辆展车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最终被属地管理派出所带走。
4月20日早上,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发布通报称,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一同前往的西安车主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
4月20日下午,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绝不妥协”,引发热议。郑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该案投诉人不同意第三方进行技术鉴定,要求“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特斯拉方面拒绝提供。
4月20日深夜,特斯拉向维权车主致歉,并声称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4月2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成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关行车数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督促指导地方依法处理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
4月21日深夜,特斯拉再次发表声明,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将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提交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车辆原始数据以及通过媒体渠道公布1分钟的数据片段。
4月23日,安阳市交管支队回应“车辆超速”称一切以事故认定书为准,而事故认定书没有出现超速的认定。
4月25日,张女士早上结束拘留,并于晚间发文回应特斯拉。
4月26日深夜,特斯拉发文再次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