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7 | 栏目:互联网 | 点击:次
人们总是乐于欣赏新力量屠戮旧势力,这次特斯拉在咱家门口现场直播。已经在北美演了一两年的大片“屠夫特斯拉”,终于来到中国这片大银幕隆重上映。今年 6 月,特斯拉 Model 3 在中国大陆卖出了恐怖的 1.49 万辆,在 5 月已高达 1.1 万辆的基础上再度猛增 35%。
这个 “1.49 万辆”是个什么概念?Model 3 所在的豪华中型车细分市场,来华耕耘多年的三位老江湖奥迪 A4L、宝马 3 系、奔驰 C 级,各自月销量一般可以稳定在 1 万辆出头,1.5 万辆左右绝对算是优秀表现,通常只会出现在每代车型的寿命中期(产品力还够,同时又有了较大优惠)。
(红线为 Model 3 销量,数据来自搜狐汽车)
特斯拉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让BBA感受到刀锋闪出的一丝寒光。
不怪刚刚携理想汽车美股上市的李想,会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感叹:Model 3 已经是“灭顶之灾”,“干翻了一切”;“所有人眼睁着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去。”
当电车比油车卖得好
李想此番感慨,源于北京、上海、深圳三城 6 月汽车销量排名。Model 3 单月 1.49 万辆的全国销量,在北上深,优势再度被放大:Model 3 在三城都卖到了销量榜第一,且相比身后第二名都有超一倍的压倒性优势。
注意,这个排名可不是新能源销量榜单,而是所有乘用车都算在内;注意,这个排名也没加 “xx 万元以上”之类的定语限制,而是高低所有价位车型共同排名。
当然,北上深三城都属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且严格限购限行,不论是从电动车角度还是从高端车角度,对于 Model 3 都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所以我们才会说,在这三城它的优势是“被再度放大”了。当我们把视角放大,重新拉回到全国层面,就又变成了 1.49 万辆这个数字——与 BBA 中型车旗鼓相当。
尽管一线城市限行限购会利于电动车,尽管一线城市限购迫使消费者倾向于较高端车型,但当你看到 Model 3 卖得不仅比奔驰 GLC、比卡罗拉还多,并且还不止多出一点而是直接翻番时,感觉到震撼是在所难免的。
毕竟在我们传统印象中,电动车整体上是扶不上墙的,靠着给补贴、送牌照才维持生存发展。而如今终于出现了一例纯电动车卖得比油车好,并且瞬间建立了如此优势!
还没完,Model 3 的销量增长,是在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整体萎缩的大背景下逆势而上。今年 1-6 月,国内乘用车总销量同比减少 23%;其中,新能源车总销量同比减少 37%;再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减少 39%。纯电动车不仅绝对销量大幅萎缩,销量下行的速度也显著超过了整体车市。
而 Model 3 是在纯电动车“大盘”急速下行的环境中,硬生生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
长续航,已落伍?
过去这些年,对于纯电动车的批判焦点都集中在续航短上。为此众多电动车企奋发向上,到 2020 年,国产电动车中综合续航 500km 已很常见,600km 不稀罕,700km 已经出现。
然而卖得好成上述样子的 Model 3,却是一辆综合续航 445km 的电动车。国产 Model 3 只是“标准续航升级版”,远不是 Model 3 系列中续航“满血”的版本。27.15 万元的国产 Model 3,续航水平早已被不少便宜得多的电动车超越。比如与 Model 3 价格相当的小鹏 P7,综合工况续航足足有 700km。
玩儿了命做超长续航,似乎真的已经落伍了?
被低估的基建
如李想所言,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网络、蔚来的自建换电站网络,这些纯电动车基础设施的价值都被业界严重低估了。而这正是 Model 3 电车卖出油车销量、ES6 长期占据纯电 SUV 榜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刚刚选了一圈电动车,最后交了 Model 3 定金的人,对于这一观点实在不能再认同。一个没有稳定家充条件的准车主,假设其他方面条件相当的两款电动车,其一续航 400km 但拥有自建超级充电站,其二续航 600km 但只能去找第三方充电桩,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绝大部分人,当然是前者。即便是一个对电动车“生活方式”没有任何了解的普通市民,只要身处一二线城市且记性不是太差,脑海里基本都会记得那么一两个特斯拉充电站的位置。“该去哪里充电”,只有对特斯拉而言,才不会是一个需要学习和操心的问题(听着仿佛像广告……)。
哪怕已经来到 2020 年,乍一看第三方充电桩已经发展多年,特斯拉自建超充网络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 2019 年末,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超 50 万根,其中直流充电桩(通常等同于快充)30 万根;规模化的充电运营商已有 22 家,其中充电桩数量超过 1 万根的有 8 家。
但是,众多第三方充电运营商的用户体验完全没跟上数量增长,甚至难以媲美特斯拉的 2000 根超充桩。很多第三方充电桩乍一看数量惊人,但当你真的开着一辆电动车却会面对数不清的、难以预料的问题:
首先你要区分各家充电桩的运营商,下载相应的 app,注册登录绑卡充值;有些 app 还会强制充值金额,充多了不用没法退;app 完成度和使用体验良莠不齐,且通常都不会如我们平时使用的主流大型 app 那般顺畅。
完成了这些准备流程,你在地图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充电桩,真开车过去也未必能迅速找到。它们很可能隐藏在地下停车场最下面一层(B3 甚至 B4)的角落。运气好的话,停车场也许会设置引导路标,运气差的话,就纯靠你的眼神和第六感了。
千里迢迢找到充电桩,却发现屏幕一片漆黑根本没启用,这事儿估计早期电动车主都习以为常。我甚至遇到过找到充电桩,却发现桩上没有线缆必须自带的尴尬处境。顺利把充电头接上,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尽管都是国标,但握手成功并不是 100% 的事。甚至哪怕顺利进入了充电状态,如果是第一次用,也请小心充到一半自动停止充电之类的神奇 bug。
总而言之,目前的第三方充电桩,用起来简直不要太难。很多时候只有经历了第一次探路,你才敢依赖某一处充电桩,而一旦换个地方,你无法预知那里的充电条件有多少坑。
而这一切,正是特斯拉这样自建超充网络的优势所在:稳定,快速,稳定的快速。续航 445km 又如何?找个特斯拉超充站,半小时复活,最差情况也就是人多排队。续航 600km 又怎样?一个桩用不了,两个桩还充不上,第三个桩已经心慌慌。哪个更焦虑?
电动车里程焦虑的本质,并不是真的指望充一次电车能开多远,而是电动车补一次能实在太麻烦。汽油车也有不少高油耗短续航的车型,典型像上代 C63 AMG 被笑“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路上”,但也没到里程“焦虑”的程度。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找到中石化,3 分钟就能满血复活,所以吐槽归吐槽,焦虑是不存在的。选择了电动车的人,对于“充电不及加油方便”是有预知的,但“无法预知的麻烦”就过分了。
里程焦虑的本质是安全感的缺乏,而“安全感”是一切自建自营战略的竞争力核心。特斯拉之后,小鹏和蔚来也纷纷投入自建充电网络,并达成了充电网互通抱团应战。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随着 Model 3 国产批量交付,特斯拉在国内面临的充电压力陡增。超充网络提供的便利,会随着特斯拉保有量激增造成的充电排队现象而被削减。今年 5 月,特斯拉表示将在今年底前,在国内新增 4000 个超充桩——这个数字是特斯拉国内现有超充桩的两倍。同时,特斯拉还将加快布局功率更大的 V3 版本超充桩。
一方面增加更多超充桩,一方面增加充电速度更快的 V3 桩,特斯拉正在努力让它的超充网络跟上自家汽车销量。
销售和维保也同样感受到了国产 Model 3 销量激增的压力。就在昨日,一位国内早期 Model 3 进口版车主,因产品问题和售后问题对特斯拉发起投诉,特斯拉售后再次出现了电机拓号印错这类低级失误。同日特斯拉因广告内容,被北京市场监管局罚款 5 万元。虽然金额微不足道,但结合年初 Model 3 自动驾驶硬件装车与清单不符问题,你能看到特斯拉在国内的状况之混乱。这些问题现在被强大的产品力所掩盖,但一旦不加控制引起重大安全问题,后果就未必继续乐观。
即便是特斯拉死忠粉丝也不得不承认,特斯拉是在用一种“近乎没售后”的商业形态在运转。面对数量级增长的保有量,蜂拥而至的主流消费者会进一步增加售前和售后压力,特斯拉要么投入更多精力在这部分,要么就是在赌有足够饱和的消费者数量愿意以体验作为交换。
另外,特斯拉在一线城市优势巨大,自然对应着是非限行底线市场的竞争力稍差。这也正常,作为电动车,限牌限行与否,一定会影响相对竞争力。但这里存在一个隐形的天花板,即一二线城市每年放出的新能源牌照通常都有总量限制,所以特斯拉在这部分市场虽然表现惊人,却注定不可能出现无限制增长。
偏向一二线城市的销售情况也不全是坏事,BBA 虽然在全国销量层面相比特斯拉依然不落下风,但 Model 3 在一线城市动辄翻倍的销量,迅速增加的能见度,也会影响和动摇 BBA 在该级别市场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当你看到小区里没上牌的特斯拉,远多于崭新的奔驰宝马时,难免会对后者地位是否依旧稳固生疑。
从每年万余辆,到每年数万辆,再到 2020 年预计六位数的销量总数,特斯拉面对着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也同样需要像其他巨头一样背负中国市场的巨大包袱。前路足够光明,但也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