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2 | 栏目:互联网 | 点击:次
物流和快递如今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半小时达、小时达、当日达、次日达等早已成为一二线城市的常态,却不是低线城市的常态。国家多部门出台了相关物流的政策,预计到2022年基本实现邮政“村村直通邮”、快递“乡乡有网点”,通过邮政、快递渠道基本实现建制村电商配送全覆盖,重点快递企业国内重点城市间将实现48小时送达。
近日,京东物流便正式发起了“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将物流服务时效提升至“24小时”。该计划预计2020年实现,是京东物流引领整个物流行业时效升级的又一项重要行动。
下沉市场成新风口,各大电商排兵布阵
今年,各大电商企业布局三四线城市业务,成为了一个新风口。据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正成为互联网公司实现用户持续增长的关键。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月度活跃设备达到了6.18亿,占整体的54.7%。
各大电商均开始在下沉市场“排兵布阵”了。
现如今,阿里现已形成两大物流体系,一是以中通、圆通、申通、百世等快递企业为主针对电商平台的快递物流体系,二是以丹鸟、蜂鸟配送、点我达等为主的新零售即时物流体系。阿里的物流体系无论是在快递领域还是即时配领域,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编织的越来越紧密了。不过,在下沉市场中,菜鸟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却未发挥更高的时效性。各大快递企业均已经在乡镇布局网点达到了90%以上,但时效仍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痛点所在。快递企业在乡村网点布局的重复性、信息难以共享、资源不互补、作业不均衡,再加上加盟制的运营,很多快递企业的乡镇快递代理点收取“取件费”问题也比较普遍。这些都造成了农村物流布局的“大而不强”。
聚焦五环开外的拼多多成长路径最短,在拼多多公布的2019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2019年上半年,拼多多平台订单量突破70亿单,其平台包裹已经占据全国快递业务量的四分之一。拼多多CEO黄峥曾表示过,供应链升级将是我们很长时间内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注重上游的拼多多在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并未踏出“时效性慢”的怪圈。
为此,称永不介入物流的拼多多也将建立新物流技术平台,采用轻资产、开放的模式,专注于通过技术为商家和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拼多多通过资本杠杆撬动的大流量,如果没有坚实的供应链基石,后续可能因服务体验差,供应链品控弱而造成品牌和业务坍塌。拼多多需要一个数字化物流基石,前期搭建开放型数字化物流枢纽是必然,提升聚焦下沉市场的时效及服务体验。
京东下沉市场,物流持续发力
显然,京东作为电商巨头之一,也在下沉市场中继续开垦市场。
事实上,京东物流早就已经开始布局低线市场,从2007年自建物流开始,京东物流用10年时间完成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在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区县的全覆盖。从最初的5-7天送达到如今的分钟级配送,京东物流面向消费者提供包括211限时达、次日达、京准达、京尊达、极速达等在内的多元化时效产品,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网购和快递需求。
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针对低线市场的布局迎来收获,三到六城市的业务量同比增速远超一二线,超过91%的仓配一体服务订单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此前京东物流曾表示,随着低线城市布局完善,特别是开放物流后大量外部订单进入,订单密度大大提升,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据京东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京东二季度净收入为1503亿元,其中净服务收入达到168亿元人民币,以开放物流业务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8%,继续保持在90%以上,高于总收入增速,京东物流对京东集团增长贡献作用明显。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增长至3.213亿,新增加了1080万,同比增长2.39%,其中,下沉市场贡献了7成。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在10月1号前后,他们将升级跟腾讯合作的微信第一入口的资源,将微信新第一入口全新打造一个专门针对微信生态,尤其是女性和低线市场的一个新的模式。这种方式将会采用低扣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更丰富的商品,去满足低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
可知,京东在下沉市场方面动作密集,京东物流也齐头并进的发力,不仅发布升级服务产品、进军同城速递市场,还扩展了寄件城市、调整配送员薪资结构等等。京东一系列市场行为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着。
频繁的动作能够明显看出京东的“下沉决心及信心”。不断的跑马圈地也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成本支出,那么,作为持续发力的京东物流向下沉市场要增长是否可行?科技注入+供应链提速,双管齐下
有专业人士表示,当下在下沉市场拼搏的电商们并不是发掘了“新需求”,而是以往“存量需求”的线上化。数十万村镇形成的市场如毛细血管高度分散,大量成本沉没于流通环节,导致深耕于一二线城市的品牌们难以将统一价格体系深入末端。京东在打通三四线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注入了自身的新鲜血液,用京东物流的时效性+供应链优势,带给消费者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以,对京东来说,下沉市场会成为它的一把“利剑”,为其带来增长。
一方面,京东下沉,必然是物流先行,自建配送网络,这也是其他电商巨头在下沉市场无法具备的。京东快递在已经搭建特惠送、特快送的基础上,正式推出特瞬送服务,进入同城速递市场,同时升级特快送服务,航空快件送达城市近300个;京东物流旗下供应链标准化产品全面升级,到仓服务、商务仓、经济仓三大产品贯穿商品从出工厂仓到消费者的B2C正逆向全业务场景;冷链方面包括冷链仓储、冷链卡班、冷链城配、冷链整车在内的B2B业务产品体系搭建,满足商家从工厂端到消费端的F2B2C一站式冷链服务。
2019Q2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京东仓储总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达到23座,形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和杭州为中心的八大物流枢纽;京东云仓的仓储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左右,数量超过600个,通过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和技术输出对外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
另一方面,京东的智能供应链优势为其搭建了更好的生态圈。电商竞争的本质便是是供应链竞争,供应链竞争是要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多维一体,缺乏任何一维,都无法赢得竞争。海量的SKU依靠人工进行管理显然不可能实现,京东依托的正是智能供应链。2019年上半年,京东累计技术投入高达91亿元,2018年京东在技术研费用上投入了121亿元,同比增82.6%,技术研发费用不断提升。
京东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从基础资源、能力支撑、应用生态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设计,形成“三三三”总体框架和任务,即夯实三大基础资源,创造智能供应链的运行条件;集成三大核心能力,以完全开放的机制支持智能供应链的应用开发;联合生态,以价值共创机制赋能三大应用场景,促进智能供应链的生态繁荣。
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下半年将围绕“体验为本,效率制胜”核心战略,继续推动效率和体验的提升,在一、二线城市继续提升服务体验,在三到六线城市继续进行网络布局优化。
京东将其自身在一二线市场积累的品牌优势、服务能力及运营经验,一并开始倾斜到下沉市场,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战斗力。想要实现“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京东物流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仓库、技术、人力等成本。从当前的布局可以看出,下沉市场2.0时代的竞争已经到来,下沉市场的争夺将再度回归到零售本质,即:从拼营销回归到拼产品、服务以及供应链管理中。
现如今,电商领域进入了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主的“三国时代”,物流领域形成了以阿里系为代表的电商物流体系、以京东为代表的自建物流体系、以顺丰为代表的自营物流体系的“三足鼎立”局面。如果电商体系持续加快下沉市场的步伐,那么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等必然是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24小时达、48小时达的时效体验,谁又将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