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2 | 栏目:电商 | 点击:次
1、消费升级,资本进入,母婴电商的盘子越来越大(每年超百亿),但是鱼龙混杂的现象也进一步恶化。
2、只有三大梯队能够成功转型,行业乱象能够尽快解决,中国的母婴市场才有未来。
近日,有消息称,“母婴之家”疑似经营出现异常,接连出现押金难退、人去楼空、线上线下无应答等怪现状。上海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表示,经初步确认,已无法通过登记住所联系到该企业。下一步拟依法将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其实,母婴之家或被列入黑名单,早有前兆,从2014年至2017年,母婴之家连续4年亏损,其股票也从“母婴之家”变成了“ST母婴”,去年公司因未披露《2018年半年度报告》被终止挂牌。多次列入失信名单的母婴之家,早已让妈妈们寒了心。
母婴之家的跑路无疑透露出早期母婴电商的尴尬。业内人士表示,当市场已经被低价、假货占据,早期母婴电商的路越走越窄。
短短几年时间,母婴之家从上市企业跌落到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资本青睐:垂直母婴电商成了“搅局者”
母婴市场,不仅针对宝宝,考虑4-2-1/2(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孩子)的中国国情,这个市场水涨船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行业洗牌也日趋白热化。
从2009年母婴电商火爆开始,陆续有卓越、易趣、8848消失在公众视线,而淘宝、京东、拍拍逐渐加入战局。最初母婴市场主打的是婴儿所需用品,比如奶瓶、奶嘴、玩具,知名的有乐友、红孩子、国际妈咪。
其中,2009年成立的国际妈咪定位相对较高,属于德国实体母婴电商企业,主打“海外仓储自营、海外直邮”等发展模式,品类涵盖海外奶粉、辅食营养、婴幼用品、孕妈用品、纸尿裤、海外保健品、美妆等,所有产品均为100%海外本土原版,同步国外商超零售。
到了2012年,母婴电商市场格局变了。
数千家母婴专营店忽如一夜春风来,占据了淘宝、天猫,摊薄了流量和利润。更为严重的是,在9块9包邮国际大牌海外代购的外衣下,从奶粉到玩具假货横行,行业乱象正在严重侵蚀消费者信任。
在第三方入驻模式面临挑战的时候,涌现出了垂直母婴电商的佼佼者。比如,2011年全职妈妈刘楠成立的蜜芽宝贝,成为中国首家进口母婴品牌限时特卖商城。
蜜芽的“母婴品牌限时特卖”无疑是其招牌动作,尤其是在进口母婴用品上优势较大。北大毕业的刘楠通过《奇葩说》等节目为品牌背书,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蜜芽在2015年获得了D轮融资
类似的,还有2014年成立的贝贝网,背靠IDG、高榕等资本大佬,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含着资本和技术的金汤匙。贝贝网定位于分众电商,针对妈妈群体提供细致深入的产品与服务,主要提供童装、童鞋、玩具等商品的特卖服务。
消费升级:综合性电商平台吞噬大部分市场份额
到了2016年,新生婴儿达到1655万,众多“85后”、“90后”父母登场,消费升级,资本进入,母婴电商的盘子越来越大(每年超百亿),但是鱼龙混杂的现象也进一步恶化。
打开360手机助手,与“母婴”相关的应用有512款;腾讯应用宝的数据显示,“母婴商城”类应用达132个,“备孕”类应用达90个,“育儿社区”类应用达53个。
母婴电商行业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天猫、京东、苏宁、网易这样的综合平台,第二梯队就是蜜芽、贝贝网、国际妈咪等垂直母婴电商平台,第三梯队是其他社区类,如宝宝树、母婴说、妈妈帮等。说到底,主要是前两个梯队的战役。
第一梯队方面,天猫国际关注到90后“时尚母婴”市场增长态势,一方面紧扣母婴喂养新趋势把握产品多元需求,加强了与国际品牌的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据CBNData显示,天猫国际占据了母婴行业52.9%的市场份额,其母婴用户规模更是超过2亿人,其中“90后”、“95后”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60%。为此,天猫国际携手宝宝树等伙伴,开辟了新锐品牌创造营,计划未来三年,赋能100+新锐品牌,打造20个年销上亿,真正从用户出发的新锐品牌。
网易考拉方面,也分别与全球知名婴童厂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来自80多个国家的9000个品牌,通过包括直播、短视频、种草社区在内的多元内容营销矩阵,加速升级全球母婴正品供应链。
京东方面,则希望通过C2M模式携手母婴品牌开启消费新时代。京东以消费需求驱动生产的华丽升级,具体模式就是根据“90后”母婴需求,制作需求报告,然后仿真试投、联系厂商研产、安排京东首发并进行精准营销,在过去一年里,京东超市在婴儿奶粉与婴儿尿布的B2C销售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寻求转机:垂直母婴电商的夹缝求生
对比第一梯队在跨境电商、品牌挖掘、用户定制等方面的创新,第二梯队的垂直类母婴平台只能尽力发挥自身优势。
其中,蜜芽延伸产业链,布局线下,如开辟儿童乐园,战略投资悠游堂,战略合作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妇儿医院)等;贝贝网与清华合作探索“社交电商+AI”,同时加入二手交易业务,打造闲置C2C社区;国际妈咪强化童装品类,推“童装免费试穿”,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显然,第二梯队在纸面实力上与第一梯队相比要稍逊一筹,不过船小好掉头,灵活机动也未必不能创造奇迹。从第二梯队的应变来看,布局全平台生态算是最大公约数。在与第一梯队拼入口不得的前提下,如何转化私域流量,值得深思。
对此,蜜芽CEO刘楠表示,“连接”和“进化”依旧是她的主线。在围绕“年轻妈妈品质生活”发展近8年后,蜜芽从最初的连接跨境母婴的特卖商场进化到O2O全面布局的新时代。
面对第一梯队流量垄断的强势挑战,蜜芽选择的方式是会员制+精选品。这是不是母婴电商的转机呢?
从母婴市场的大趋势上看,二胎政策红利减小,但刚需依旧存在,中高端市场增长,产品垂直细分加剧,体验消费场景增加,会员制锁定私域流量,社交电商催生半熟人经济。
购买力方面,线上人均消费仅为线下购买的1.2倍,还有增长空间。渠道方面,一二线城市和三线以下的城市,0~3岁的婴儿人口的数量是1:1.5,下沉还是主流。投资方面,去年早幼教(配套服务、素质教育、幼儿外语)投融资有117起,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比49%、54%。
其次是母婴新消费产品与服务(奶粉、辅食、奶瓶、湿巾)有49起,很多细分领域的母婴品牌得到资本的认可。再次是母婴新零售(连锁零售、B2B平台、社交电商)有29起。此外,孕产儿科医疗领域投融资有23起,母婴内容产业有18起。
行业洗牌:残酷的代价与反思
数据显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大国。截至2018年末,中国母婴家庭群体规模达到2.9亿,母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并将以每年新增300亿元的规模高速增长。
虽然总体趋势向好,但是过去几年,荷花亲子关闭、红孩子卖身、蜜淘突然消失、母婴之家跑路,也让公众看到了行业洗牌的残酷性。特别是根据新浪育儿调查显示,70.32%网友在电商平台遇到了母婴产品质量问题,也让平台对于打假警钟长鸣。
在这个背景之下,对于蜜芽、贝贝网等母婴垂直电商平台,在探索线下业务的时候,亟待解决的就是在服务、硬件、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尤其在运营上要避免业务重心过于分散等问题。线上大数据的用户画像明确,品牌定位清晰,但是往往布局线下生态时容易求全走偏。
在社区社交方面,母婴平台要进一步探索妈妈用户群体的改变,关注经济压力导致不愿生育、素颜黑眼圈小赘肉的单客消费、亲子节目广告植入效应等需求。
同时,针对“85后”、“90后”、“95后”等群体的多元需求仍需细分,在向全家庭成员延伸时也要扬长避短。在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时,还要针对实际消费状况,调整主攻方向与运营策略。建立长期高效的产品维权诚信机制,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让赋能措施真正落实在品牌口碑之上。
按照罗兰贝格调研报告预测,中国的母婴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35799亿元。CBNData也显示,超过1.3万亿市场规模的母婴行业,未来全渠道的增长速度将超过11%,其中线上增长更将达到24%以上。只有三大梯队能够成功转型,行业乱象能够尽快解决,中国的母婴市场才有未来。
(来源:锌刻度 麦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