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斯寒:中国5G资费并不算高,5年后用户规模达6亿
斯寒,GSMA大中华区总裁。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知名行业组织,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展会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主办方。
斯寒2011年加入GSMA;2012年,GSMA移动通信亚洲大会第一次在上海举办,由此斯寒将GSMA传统的世界移动大会正式引入中国,落地上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2016年,GSMA大中华区成立,斯寒被任命为GSMA大中华区总裁。
中国5G套餐资费在全球不高
这个月,三大运营商同时公布了5G商用套餐。其中中国移动以128元每月起步,包含30GB流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都以129元每月起步,同样包含30GB流量。
斯寒表示,128/129元每月的价格水平,目前从全球情况来看,中国5G套餐资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但她也指出,中国的5G套餐还有可以进一步丰富的地方。针对消费者来说,按照速率、流量和时延是三种比较主要的方式。在2B端,未来也可以增加一些应用场景或者特定服务,包括连接的终端收费方式。
实际上,在中国之前,欧洲、韩国等一些国家运营商已经提供了5G商用服务。斯寒认为,他们的套餐设计经验也可以为中国运营商提供借鉴。以收费为例,全球分为几大类型:按照无限量流量收费,中国没有看到;按照流量收费,中国已经有了;还有按照绑定无线路由器的方式收费,中国目前也没有看到。
她强调,运营商要以用户为中心,研究用户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清视频、游戏、VR等都是比较先行的服务类型。
2025年中国5G用户将达6亿占全球40%
工信部近日刚刚公布,5G套餐发布20天左右,目前的全国签约用户已达到87万户。而在5G手机用户方面,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10月开始国内5G手机出货量开始迎来快速增长,10月单月的出货量达到249.4万部,目前国内5G手机累计出货量328.1万部。
斯寒表示,GSMA预测的数据是,2020年中国5G用户规模将达到3400万,而2025年中国用户规模将达到6亿,在全球16亿5G用户占比40%,大于美国+欧洲(不包括独联体)5G用户规模总和。
通信业有个说法:中国是2G落后、3G跟随、4G并跑、5G领跑,斯寒十分同意这种观点。中国运营商、手机厂商、创新企业等在5G上的实践,也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很多启发。但这对中国通信产业的要求也会更高,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号召力等,都是一次新的检验。
虽然中国5G产业前景光明,她坦言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是5G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费用要比4G高出很多,如何解决高昂的成本是个大问题;其次是5G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晰,这就要求运营商需要协同千行百业探索5G的商业价值,“我们才刚刚起跑,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说。
运营商需读懂B端联合产业链迎接转型
要破解目前中国5G发展面临的挑战,斯寒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5G建设成本方面,她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合作共享都是未来的趋势。此前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已经宣布达成在5G上共建共享的合作,“5G可能促成了这次网络共享,原因是5G的部署和运营费用实在是非常高,未来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如何能够降本增效,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斯寒说,中国不是第一例,但肯定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网络共享案例,GSMA也非常支持运营商在这方面的合作。
实际上,除了C端的应用之外,B端成为业界共同看好的5G应用场景,也会是探索5G商业模式的重要方向。
斯寒建议,运营商首先要读懂B端,“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中国人说隔行如隔山,一方面要建好网络,另一方面要了解其他行业的需求,才能够赋能其他的行业。”她还强调,运营商不能只看5G,还要和其他新技术结合思考如何去赋能行业,比如人工智能。“有很多领域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全新的,需要他们去转型,也需要垂直行业共同参与。”
GSMA在这方面也做了尝试。今年9月,GSMA联合中移资本、电信投资、联通资本、华为等成立了全球首个GSMA 5G创新与投资平台。围绕AI、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技术、安全、终端与应用等领域挖掘优质创新企业,对接创投资本,推动5G应用的商业化落地。
以下为新浪科技对话斯寒实录:
这个月中国的5G套餐正式商用,您怎么评价5G套餐的计费体系和内容?
斯寒:我挺想听大家的反应,但是我们现在目前从全球的情况来看,中国的5G套餐的资费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第二,从收费来说,全球有分成几个比较大的类型,一个是按照无限量的流量,我们中国是没有看到。一个是按流量收费,现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是按照绑定无线路由器方式,中国目前也没有看到。
在中国之前已有一些海外运营商5G商用,他们在套餐体系设计上有哪些值得中国运营商借鉴?
斯寒:从套餐设计上面中国的运营商对他们的研究可能会比我还看的更仔细,他们会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来做。套餐未来在5G最初期的时候是针对消费者的,按照速率,按照流量,按照时延,是三种比较主要的方式。未来还会有在2B端,还会加上一些应用场景或者新的特定的服务,包括连接的终端收费的方式。我是坚信三家运营商目前已经商用的,对这些研究比我还深刻。
三家运营商套餐价格和包含内容相差不是特别大,您认为未来三大运营商在5G时代如何差异化竞争?
斯寒:从差异化上面来讲,他们一定都会首先要结合5G的特点,把5G的特征用到最好。
另外要以用户为中心,他们应该研究用户或者说他们的用户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或者说用户最希望看到的或者得到的服务是什么。从目前已经看到的一些高清的视频,游戏,AI、VR都是比较先行的服务类型。
您对中国今年和明年的5G用户规模的预测是怎样的?在全球会处于怎样的水平?
斯寒:目前来看我们的分析GSMA有一个分析叫GSMAI,我们分析到2020年中国的5G用户规模应该是到3400万,到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用户规模应该达到6亿,全球是16亿,我们占40%,这个总和应该大于美国加欧洲的总和,不包括独联体。
与2G、3G和4G时代相比,5G时代中国通信企业在全球扮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斯寒:我相信大家现在可能都听到了这种说法,2G3G跟随,4G并跑,5G领跑,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但是5G现在确实是在初期的阶段,中国的实践包括除了运营商之外,包括厂商,除了生态系统上,包括一些创新企业他们的实践都会给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很多启发的,你既然作为领跑者,你的经验会给别人带来启发,也对中国的产业的要求更高,对你的创新能力,对你的领导力或者说号召力都将是一次新的检验。
5G套餐商用后,中国的5G商用进程正处于加速器,您认为还有哪些挑战需要解决?
斯寒:挑战还是很多的,第一个就是5G网络相对来说建设费用,运营费用,其实要比4G高很多,如何去解决高昂的成本,而且5G的基站的功耗也比以往都要大,建网的费用在这么高的情况下更大的挑战是5G商用模式现在还没有非常清晰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面对这么多新的问题,一方面重投资,重资产,另一方面新的运营模式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我相信压力是非常大的,可能需要运营商协同,不仅仅是自己的升级转型,还要协同整个其他行业,千行百业如何赋能和他们共同升级传承,把5G真正的价值能够通过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出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现在才刚刚才起跑两周。
运营商在C端经营多年,B端可能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您对运营商探索5G在B端应用有什么建议?
斯寒:运营商加强和B端合作,其实从4G时代已经开始了,已经有了一些生态合作伙伴。到了5G的时候相对来说挑战会更大,但是他们也是事先已经做了准备,我的建议首先是要读懂B端,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中国人说隔行如隔山,现在要用您的5G网络,一方面要建好你的网络,另一方面要把网络能够赋能其他的行业,你要了解其他行业的需求。GSMA做了一个全球的垂直行业,大概分了十个不同的垂直行业,做了一个调查,垂直行业的说法众说纷纭,大家觉得5G可能有影响,但是现在还没有到时候一定要用。最先尝试和吃螃蟹的人还要足够勇敢和有眼光的人。很多中小企业希望运营商提供端到端服务,这不是运营商以往服务C端时候的长项,他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未来5G还要跟其他新的技术的结合,不能只看你自己,你还要看到和其他新技术结合如何去赋能。我经常跟同志们聊天说,现在人工智能也说赋能千行百业,5G也这样说,我们事实上从去年提到了5G要+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智能连接赋能千行百业时代。有很多领域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全新需要他们去转型,也需要垂直行业跟大家共同去转型。
此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达成了5G共建共享的合作,在5G时代运营商格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斯寒:从现在目前4G开始已经渐渐出现,全球的趋势来讲渐渐的还会有一些合作,5G可能促成了这一次网络共享,原因是5G的部署费用实在是非常高,运营的费用也非常高,未来的运营效率,对他们如何能够增效,能够降低成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很好的做法,中国不是第一例,但肯定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网络共享的案例。我们GSMA是非常支持运营商之间在这方面的合作。
GSMA前段时间成立了5G的投资平台,您怎么看待投资在5G商用过程中的角色?有没有一些投资案例可以分享?
斯寒:5G创新投资平台是9月24日在北京成立了,这也是GSMA在全球首个5G国际投资创新平台。你的问题是说投资,我相信投资对于创新来说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催化剂,对于推动创新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成立这个平台的初衷并不是在强调投资对于5G发展的作用,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好几个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政策,包括资本,包括产业,包括学术研究来推动创新,其实创新是真正未来5G是不是能够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刚才一起谈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未知,未来在什么行业里面出现什么样的爆发性的或者说根本性改变的结构性变化的产业现象,我们现象级的应用是需要创新,现在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级的出现,这是为什么我们成立创新投资平台,希望包括资本在内的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关注创新。
5G创新投资平台接触的项目涉及千行百业,我举个例子,工信部最近做了一个5G应用的征集,去年征集了300多个,今年征集了3700多个,你可以看到要说是很难说,你可以分成几大类,他们从运营商的网络侧到应用侧都有非常多的想法。
无论是网络侧还是终端侧,业内还是有一些关于NSA和SA的争议,您怎么看待?一些用户在担心,NSA手机未来还可以用多久。
斯寒:从终端侧不用太多担心,工信部已经要求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所有终端应该是兼容NSA和SA这已经考虑到用户在使用终端上顾虑,大家应该不用太多顾虑,现在厂商听到这个消息不会阻止做NSA手机给中国市场。从SA和NSA来讲5G真正要发挥刚才说到的几个,尤其是赋能垂直行业的价值,包括在工业互联网上应用,SA其实是最好的选择。现在中国三大运营商都是非常支持SA的,我们在明年MWC巴塞罗那上会有SA案例报告,这个报告也是中国会领衔,我们技术总经理刘宏牵头这个项目。我们也希望这个项目给世界上其他运营商带来一些启发。
关于5G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应用,外界比较关心安全问题,您如何看待?
斯寒:要看他们担心基于什么,如果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道听途说。从理论上来讲5G网络复杂性,包括连接,因为这是大连接,也会做一些软件化,虚拟化,这会有更复杂的网络情形,可能会有更多的安全的顾虑。基于前面几个G发展,运营商有很好的经验,在整个5G网络从设计和标准化的过程中都会把安全考虑在里面,你不能低估了人类在演进过程当中经验也在积累。对于5G网络的担忧,如果基于现实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要低估了我们应对这些挑战和应对5G安全问题的能力。
刘鸿(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你刚才说的是对的,现在安全上面确实有一些安全的新的因素进来,可能要有一些新的设计。现在在5G安全设计当中,针对这些新的风险做了相应的设计,我们可以做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我们在码号漫游时候的保密,对用户隐私保护,这些方面做了一些适应性调整,效果确实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得到很好的证明。
斯寒:我们其实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在设计之初我们都是考虑到的,也是有解决方案,现在还没有一个安全问题让我们在业界发现,我们完全无法应对,目前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