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结构性机会,美团抓住了吗?

2020-08-24 Wilder 资本侦探
浏览

三个月前,美团在发布了因疫情而业绩受挫的一季度财报后,市值反而走高,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美元的公司——如今,这一增长趋势还在持续。

阶段性业绩表现与资本市场反馈之间的不一致性,通常是基于市场对行业前景、企业能力的预判之上的。之于本地生活领域,疫情导致的消费、生活习惯变化中蕴藏着的结构性机会,给予了市场持续增持美团的信心。

8月21日,美团点评发布二季度财报。与一季度不同,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得到控制,相关消费活动回暖,市场对美团点评的业绩因此怀有更大期待,从结果来看,美团没有辜负市场的期望。

财报显示,美团点评二季度营收为2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其中,净利润为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5.5%。调整后净利润为27亿,同比增加82%。

不过,与财报中呈现的数据相比,看待美团更应结合的是整个赛道长期发展的想象空间。尤其在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心理的大变局下,美团作为本地生活赛道的头号玩家,其业务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长期布局所蕴藏的价值,更为值得关注。

那么,从二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短期的市场阴霾中隐藏的长期机会,美团抓住了吗?

逐步走出疫情阴霾

从财报来看,随着疫情形势和缓与自身应对风险能力的提升,美团二季度正逐步走出疫情阴霾。具体来看:

美团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7.2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48%,疫情带来的短期经营危机基本解除;

年度交易用户数增长至4.57亿,年度活跃商家达到630万,皆创下新高。

细分到具体的业务板块看,在疫情防控还未完全解除的大背景下,到店及酒旅业务仍在承压,但相较一季度已经有了大幅度改善,而餐饮外卖业务、新业务相较去年同期都已实现增长。

因此,二季度总体营收及用户、商家规模的增长,说明了一点,与短期的打击相比,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以美团为代表的本地生活平台有机会迎来一波新的增长红利。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将疫情期间的短期挫折积蓄为长期增长的力量,则取决于美团自身作为。

结合财报表现再回看二季度美团的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围绕长期价值,美团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皆下了苦功。

针对商家的供给侧,美团在二季度体现出了两个战略关键词,一是商家品质,二是商家数字化。

在餐饮及酒旅两大业务方向中,美团都在尝试吸纳更多的优质商家加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餐饮方面,二季度优质餐厅数量上涨了114%,在“618外卖节”中,有超过4000家优质餐厅品牌参与,进一步丰富了用户在不同场景的用餐选择。得益于此,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与日订单量皆表现出同比增长。

酒旅方面,美团在经历了以低线城市、低星酒店为切入点的初期发展阶段后,逐步将覆盖范围向高星酒店渗透。疫情期间,虽然酒旅业务严重受挫,二季度美团酒旅业务间夜量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行业整体的萎靡,也相对消减了美团与高星酒店合作时遇到的阻力,二季度,美团高星酒店间夜量占平台整体超15%,同比增长3%。

引入优质商家以优化商家组成与结构的同时,美团在今年上半年大力协助商家推进数字化进程,这是疫情逼迫整个市场做出的调整,也是其给予各行各业的启示——只有通过技术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求得生机。

在这一趋势中,作为承担着“城市新基建”功能的本地生活平台,美团线上业态的价值尤为凸显,帮助更多商家加速数字化进程,对美团来说是责任更是机会。

业务数字化对美团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美团的优势在于其拥有非常庞大的由用户、商户、骑手产生的真实数据,比如说美团点评平台产生的用户评论数据共77亿、线上图片数据超过100亿。基于海量大数据,美团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进行深度探索,并帮助商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从美团研发支出的增长趋势中可以观察到美团在技术方面的努力。二季度,疫情之下美团控本节流,经营费用率处于近两年最低点,但研发费用一直处于小幅增长中。

对商家数字化的推进已经体现在了美团的收入结构上:二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中,在线营销服务的外卖商户增加,来自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增长62%。

除商户规模的扩大之外,美团外卖业务的另一个重要参与方外卖小哥的规模也在上升。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达到295.2万人,其中新增骑手达到138.6万人。疫情期间,外卖员在维系大众生活上做出的贡献获得了不少赞誉,从另一个角度讲,大量的新增外卖员岗位,也为缓解疫情期间的就业压力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除了在供给侧上下功夫,在需求侧,如何刺激并恢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是美团在帮助行业修复疫情创伤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命题。

二季度,美团为刺激C端消费需求,展开了多元的促消费营销活动,同时加大了给用户的补贴,如与各地政府继续展开合作,在超过60座城市落地了“安心消费节”。发放电子消费券的领域也从餐饮扩展至酒店、购物及其他本地服务消费场景中。

从美团用户数及营收表现出的增长趋势看,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政府、平台、商家的多方努力下,在二季度已经得到初步释放,本地生活领域的消费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并未出现明显下落。

总的来说,虽然各项业务恢复速度不一,但美团总体业绩水平已恢复至同期水平,并在结构优化、技术赋能等方面更进一步。在疫情这块炼金石下,美团对抗风险并不断进化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长期来看,这将为美团穿越周期、可持续性地发展提供更多的能量。

美团的内循环

疫情带给企业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在面对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时,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自身的造血与循环能力,这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协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美团这样枝节庞大、业务体系复杂的企业来讲,业务的生态内循环尤为重要。

依靠外卖业务占领本地生活市场的美团,其业务的底层架构是连接商户和用户的即时配送网络,那么,如何在这一架构之上排兵布阵,是决定美团成长空间的关键因素。

二季度,美团在新业务上继续积极扩展,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1%至人民币56亿元,是美团各项业务中增速最高的板块。新业务是现阶段美团重要的增长引擎,其背后巨大的想象空间,是支撑美团市值一路高涨的因素之一。

数据之外,新业务究竟能给美团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还需结合美团的战略布局、执行效率及竞争应对来看。

具体来看,美团新业务的重点方向之一是线上生鲜:

美团闪购旗下推出了以生鲜食品为主的新兴品牌“菜大全”,与300多个传统菜市场合作实现线上化销售及数字化运营;

美团自营的“美团买菜”扩大了在北京、深圳等主要城市的覆盖范围,7月份还在广州等新城市上线;

二季度新成立社区团购业务的优选事业部,7月在山东济南推出“美团优选”服务品牌。

线上生鲜是疫情期间催生的一个风口,并已经吸引了阿里巴巴、同程生活等大小玩家入局。美团发力线上生鲜的行为完全在情理之中——从餐饮外卖到线上生鲜,美团在不断完善与“吃、住、行”相关的业务场景。

从能力范围来看,由食品配送切入线上生鲜,本质上是美团基于原有的配送体系不断拓宽配送品类的尝试。解决配送这一大难题后,美团需要做的只是搭建起配套的仓储设施、提高供应链能力,对美团来讲,这显然是一笔不算困难,但收益可期的好买卖。

除了不断满足用户在“吃”这一场景中的消费需求,美团继续坚持了在“行”这一场景中的投入。

二季度,美团用新的“美团单车”替换了约1.5百万辆旧单车,替换完成后,“摩拜橙”已彻底被“美团黄”所取代。美团此举,实际上是将共享单车所具备营销推广效用最大化,进一步将用户通过共享单车入口进入到美团的生态体系中。

除传统共享自行车业务之外,包括美团、滴滴、青桔等品牌都在今年着力于共享电单车的发展。美团在二季度推出了超过29万辆电动单车,共享电单车业务是对线下出行场景的又一次补充,也同样具备着品牌营销、导流、增强用户粘性等功能,但电单车更出色的平均周转率,使其能实现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有独立实现盈利的可能性。

生鲜、单车领域的新业务,更多是美团基于现有业务,对自身生态的完善,在逻辑上并不难理解。而美团在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资本动作——以5亿美元领投理想汽车D轮融资——就显得尤为跨界。

在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王兴不出所料地被分析师们问到了为何投资理想这一问题。多次公开为理想汽车站台的王兴,依旧毫不掩饰其对理想汽车及创始人李想的赞赏:“我每天都会开这个车(理想ONE),我认为这款产品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而且我认为很多人也低估了他的创始人李想,他是一个顶尖的企业家。”

王兴投资李想,或许是因为纯粹的欣赏,但美团与理想汽车两家企业的牵手,背后并不乏战略意图——结合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的解释,可以从这一联手中了解到美团对自身业务核心能力的深思考,以及对未来市场形态的预判。

即时配送网络是美团业务的底层架构,这也意味着,美团有着很强的“移动”属性,美团的外卖、生鲜、单车等业务,都是建立在移动场景之上的。因此,移动方式的变革将会对美团,以及整个本地生活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美团要保持长期优势,必须对此有提前的布局与准备。

在对未来配送场景的想象中,无人配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无人配送技术上,美团有足够的大数据来支撑其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探索,也已经具备了智能调度系统、美团云等基础设施,在实际运维过程中,美团现有的配送网络、配送人员都可以转化为运维、维保、充电、维修等人员,这都是美团在无人配送上的已有优势。

但是,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方面,主营ToC业务的美团并不专业,与理想的联手正好能将美团这一技术短板补足。这是美团在专注自有业务生态的同时,能最高效率布局未来新型技术的方式。

此外,随着汽车行业变革的逐步推进,智能化、网联化、甚至共享化的时代来临,在人车交互、车联网等方面,美团与理想还有着更多的协同空间。

这依旧是美团对长期未来的布局,或许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市场才能看到相关产品、业务的落地。但在变革到来之时,提前做好了准备的人,将率先品尝到成果。

回到此次的业绩表现上,美团虽然因疫情原因业务整体承受不小压力,但依旧敏锐捕捉到了社会变革中隐藏的结构性机会,并积极推进布局。逐步实现内循环的美团,依旧在坚持讲一个长期主义的故事。